小孩患腦癱在不同的時期的特征表現是什么樣的?小兒腦癱為腦性癱瘓的簡稱,是指小兒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
新生兒期:出生后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抗乳,或吸吮后疲勞無力;過分安靜,哭聲小或持續哭鬧;全身發硬,好打挺;易驚、抽搐、尖叫或煩躁不安等表現;上肢內收、內旋、手握拳等。
對于一個嬰幼兒來講,在出生之后會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這些不安全的因素足以影響到一個嬰兒是否健康,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發育乃至于生命,其中對孩子大腦影響最大的就是腦癱,那么小孩患腦癱在不同的時期的特征表現是什么樣的?
對一歲前的嬰兒,家長可從不同月齡檢查是否有如下表現來識別小兒腦癱或者腦癱的早期表現。
小孩患腦癱在不同的時期的特征表現是什么樣的?
1-3個月的嬰兒: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視眼前東西;頭部穩定,頸不能豎直,頭左右搖動或頭偏向一側,俯臥位不能抬頭。
4-5個月:仍不會翻身;身體逐漸變硬,有輕度角弓反張姿勢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樣;身體姿勢不對稱等。
6-7個月:手、口、眼動作不協調;手抓物很快松開或不持久;坐不穩呈前傾或后傾。
7-12個月:7個月仍不能獨坐;10個月后仍不會與人再見,腳尖站立;11個月不會扶持站立;12個月仍不會邁步;12個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腦癱早期癥狀不典型,不易被人們發現,早期可表現為易驚嚇,易哭鬧,不睡,喂養困難,換尿布困難,洗澡困難,抱寶寶時感覺過軟或過硬,打挺,頭后昂,運動發育表現落后,如3個月不會抬頭,翻身。4—6個月不會抓物,6~7個月不會坐,8~10個月不會爬,1歲不會獨站,1~1.5 歲不會走,扶站常是腳尖著地或雙腳不能支撐,支撐差等。 出現上述癥狀,媽媽和很多兒科醫生往往認為孩子是缺鈣或營養不良,在漫長的補鈣過后,多數孩子已經長到1歲,此時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從出生到9個月在時是大腦的快速發育期,此時的腦癱早期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就會留下終生的殘疾。
小孩患腦癱在不同的時期的特征表現是什么樣的?希望以上介紹內容對您有幫助,在當今社會,由于很多家長朋友們缺少腦癱疾病相關方面的知識,結果導致新生兒在患了腦癱之后由于沒能夠及時接受專業的治療,使得孩子的智力受到影響,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時能夠多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您對孩子腦癱、經顱磁治療儀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添加我們的經顱磁治療儀微信號:zsds508,電話咨詢:13813910937,了解更多關于腦癱、經顱磁治療儀的問題。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每一天!!